日照圈(www.RiZhaoQuan.com)日照人自己的新闻自媒体网站,立足日照本土,聚焦本土民生,服务日照人民~

截至目前,全省发放养老金3010.69亿元,涉及职工754.14万人

2021-10-22 14:08:33 投稿人 : 那一城 围观 : 1258 次 0 评论

今天上午,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成效,并回答记者提问。

中新社记者:

  众所周知,就业是最大的民生,稳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实事。山东是人口大省,也是就业大省,就业工作面临的形势严峻而复杂。作为就业工作牵头部门,请问,在 “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中,省人社厅是如何推动重点群体就业的?取得了什么成效?

周春艳答: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一头连着民生福祉,一头关系发展大局。重点群体就业已列入省委公布的办实事重点民生项目。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省人社厅积极发挥就业工作牵头部门作用,各相关部门通力协作,省市县上下联动,重点群体就业实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1-9月,全省实现城镇新增就业97.6万人,接近全国十分之一,完成年度计划的88.75%;就业困难人员就业5.4万人,完成年度计划的96.6%;失业人员再就业33.1万人,完成年度计划的98.8%;66.06万高校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90%以上,居全国前列。主要采取六方面措施:

一是高位推进,强化就业优先。召开全省稳就业保就业工作电视会议、省就业和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电视会议,对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作出安排部署。加大政策供给,印发《关于进一步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做好稳就业保就业工作的通知》《“创业齐鲁·乐业山东”(2021-2023年)三年行动方案》等政策文件,延续实施稳岗返还、失业保险扩围等一揽子政策,全力稳就业保就业。

二是稳岗扩岗,稳定企业就业。将阶段性降低失业、工伤保险费率政策延续实施至明年4月底,减征企业保险费近150亿元。继续实施稳岗返还政策,已返还3亿元、惠及4.43万家企业,稳定就业岗位200.17万个。向符合条件的企业发放职业培训补贴,支持企业以训稳岗、以训扩岗,已发放补贴14.9亿元,惠及4.3万家企业、178.9万名职工。

三是优化服务,促进留鲁来鲁。深入开展高校毕业生留鲁来鲁就业创业推进行动等系列活动,密集举办“就选山东”等线上线下招聘活动,实施新一轮“三支一扶”计划,扩大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毕业生招用数量,促进毕业生尽快就业。今年以来,累计开展招聘活动近4500场,发放求职创业补贴3554.54万元。目前,我省高校毕业生留鲁就业率83.05%,高于前四年水平。

四是兜牢底线,加强就业援助。依托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有针对性开展职业指导、职业介绍、职业培训等服务,帮助失业人员尽快就业。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帮扶,开发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灵活运用社保补贴政策,鼓励企业吸纳就业、支持灵活就业。1—9月,发放就业困难人员社保补贴8.12亿元、惠及24.27万人,发放公益性岗位补贴2.64亿元、惠及3.85万人。

五是鼓励双创,强化创业带动。实施“创业齐鲁·乐业山东”行动,落实创业补贴、创业担保贷款等扶持政策,开展“创业齐鲁训练营”活动,提升创业载体建设管理水平,以创业促就业。今年以来,开展补贴性创业培训23.33万人次,发放一次性创业补贴14.28亿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68.37亿元,贷款发放总量全国第一。

六是提技赋能,提升就业能力。深入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按照“应培尽培、愿培则培、需培就培”原则,面向城乡各类劳动者,开展大规模、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扎实推进“一市一品牌”“一县一项目”建设,全面提升培训质量。1—9月,全省开展各类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290.5万人次,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下步,我们将进一步聚焦重点群体就业,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拿出硬招实招,确保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实事项目。一是加大公岗开发。研究制定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系统性方案,增设农村护路、管水、保洁等乡村公益性岗位,消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二是开展专项服务。开展高校毕业生“360”全程就业服务行动,以2021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择业期内往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35岁以下登记失业青年为重点,推出政策“组合拳”,帮助尽快就业。启动金秋招聘月活动,为登记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有针对性推荐岗位和就业服务项目。三是狠抓政策落实。常态化开展“人社政策畅通行”行动,推行“政策找人”“免申即享”,推动各项政策和资金快速直达企业、直达群众,提升服务满意度。


中宏网记者:

  领取养老金,关系每位退休人员的获得感、幸福感,但发放养老金,资格认证是前提。过去,退休待遇资格认定往往需要提交多份材料、办理的时限长、群众需要往返跑。请问,在 “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中,人社部门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有什么成效?

崔艳平答:领取养老金,关系每位退休费人员及家庭,是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一件民生实事。长期以来,退休人员领取养老金前,需要现场人工认证,既影响养老金发放效率,也给群众办事造成诸多不便。在“为群众办实事”中,我省人社系统聚焦这些痛点、堵点,创新开展“静默认证”模式,依托“数字画像”,利用大数据,自动搜索、自动识别符合条件的退休人员,变“人到现场认证”为“数据自动认证”,打造了“静默认证为主、网上自助认证为辅、人工实地核实为补充”的新型认证体系,让老百姓领取养老金享受到“零跑腿、零感知、零打扰”的“免审即享”新体验。目前,全省发放养老金3010.69亿元,涉及职工754.14万人,“静默认证”率达99.9%。

一、破除数据孤岛,构建数据共享“一张网”。丰富的数据资源是推进“静默认证”的基础。我们大力推进跨部门、跨区域、跨层级数据共享,破除信息孤岛,消除数据烟囱,为养老金发放“免审即享”提供了数据支撑。一是打通左右,织密横向到边的共享网。充分利用省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建立常态化数据共享和信息比对机制,定期完善共享目录清单、扩大数据共享范围,为提高“静默认证”的科学性、精准性提供了坚实基础。二是贯通上下,织牢纵向到底的共享网。依托金保工程业务专网,对上对接人社部系统,对下对接至乡镇(街道),及时获取领取待遇人员全国出行、服刑、死亡等数据,为跨地区“静默认证”提供数据支撑。

二、加强数据治理,打造精准权威“一个库”。规范、准确的数据是开展“静默认证”的前提。我们重点做了两项工作:一是加强数据整理,严把退休数据质量关。我们聚焦退休人员基础信息,开展多轮数据整理,修正错误数据、补充缺失数据、清理无效数据,补齐退休人员数据短板,提高了数据质量。二是加强数据清洗,严把关联数据提取关。数据汇聚后体量巨大,相当多的数据与认证工作无关,唯有经过“大浪淘沙”,方能清洗出与认证工作相关联的关键数据。我们坚持需求导向,抽丝剥茧,从海量政务数据中抽取有用数据,真正让数据库“真管用、用得好”。比如,仅从卫健部门抽取门诊住院体检数据达2.51亿条,从民政部门抽取殡葬信息达534.07万条。

三、健全认证机制,统筹省市联动“一盘棋”。坚持以数据赋能引领、重塑资格认证流程,建立“数据两级比对、层层分解下发、资格智能确认、实地核实兜底”的认证工作机制,实现省市县乡村五级协同联动,切实提升“静默认证”的精准性。一是统筹建立省、市两级双重比对机制。及时获取户籍、殡葬、服刑、死亡证明等数据,与领取人信息比对后,分发各市;各市收到推送信息,依托本地数据开展比对,确保认证结果“零差错”。二是统筹建立智能、人工双重比对机制。在省市两级双重对比过程中,对于有就医、住宿等“肯定类”信息的退休人员,在“无感知、零打扰”的情况下智能确定、延续其领取资格,直接发放养老金,实现“免审即享”;对于有死亡、服刑等“否定类”信息的退休人员,暂缓发放其养老待遇,并开展人工精准核实。过去的现场人工认证,耗时长达6个月。“静默认证”模式下,只需要5个工作日即可完成疑点信息的核实,大幅提升了工作效率。

四、拓宽认证渠道,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实行“静默认证”必须拥有动态数据资源。对于无数据留痕的退休人员,我们,突出人文关怀,坚持“线上认证”和“线下认证”相结合,真正让养老金领取“零负担”。一是网上认证“不见面、有速度”。推行“互联网+资格认证”,积极拓展生物特征识别认证、手机APP远程认证等服务渠道。比如,加强对网站、手机App的适老化改造,增加操作提示,简化使用步骤,方便老年人使用;开通“亲情服务”功能,方便子女帮助老年人快捷完成认证。二是传统认证“面对面、有温度”。继续使用老年人熟悉的传统认证形式,将资格认证业务下沉到乡镇、街道和社区、行政村,提供就近服务,让老年人不出村、不出社区即可完成认证。开展主动服务,通过健康体检、文体活动、节日慰问、上门走访等方式,进行“面对面”认证,让老年人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完成认证,体会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关怀。

大众日报记者:

当前,人才的竞争已经从拼政策转向拼服务、拼环境。提高人才服务质效,既关系广大人才的切身利益,也关系人才发展环境,是一项基础性、根本性的工作。请问,在 “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中,人社部门是如何提升人才服务质效的?

周春艳答:今年以来,省人社厅把优化人才服务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重要内容,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坚持“源自内心的真诚服务”,完善服务机制,再造服务流程,提高服务质效,着力打造有温度的人才服务品牌。

一、人才服务体系从“有”到“优”,实现全省的一体化、全覆盖运行。以打造山东高层次人才服务“升级版”为导向,不断优化政策供给,逐步形成覆盖全省、上下贯通的高层次人才服务网络。一是建立高层次人才服务窗口。打造贯通省、市、县三级的服务窗口体系,全面负责服务事项统筹、协调调度、落实督导、服务评价等职能,做到“人才集中到哪里,窗口就服务到哪里”。截至目前,全省高层次人才服务窗口达203个,年服务高层次人才超过5万人次。二是建立高层才人才服务专线。依托政务服务热线,建立省市“12345”人才服务专线,实行“按责转办、限时办结、逐一反馈、回访督导”快速响应办理机制,实现政策直接解释、问题马上落实、意见及时反馈。三是建立高层次人才服务专员。建立覆盖全省的高层次人才服务队伍,对高层次人才实行全过程“一对一”服务。对工商、税务、海关的审批许可事项实行“店小二式”预约定制服务,对日常工作、生活服务实行 “保姆式”代办服务,确保高层次人才服务事项得到全面落实。目前,全省各级各类高层次人才服务专员总数已达12386人。

二、人才服务模式从“广”到“精”,实现多层次、全链条施策。紧盯人才引进培养的成长链条,量身打造更具吸引力的支持举措,让各类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一是引进有渠道。启动实施“万名博士、十万硕士、百万大学生”来鲁留鲁就业创业计划,持续开展“山东—名校人才直通车”活动,促进青年人才“智”汇齐鲁。深入实施青年优秀人才集聚计划、海归英才汇聚计划,举办博士后、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大赛,为集聚海内外英才来鲁创新创业搭建广阔舞台。二是创业有保障。建成158个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和创业园区,为各类人才创业提供全要素支持。目前,孵化创业项目、企业超10万个。设立超过20亿元的创业带动就业扶持资金,个人创业担保贷款最高20万元,创办小微企业的最高可达300万元。省财政对于泰山产业领军人才科技创业入选者,择优给予股权投资支持。三是成长有支持。建立人才职称评审“直通车”,持有“山东惠才卡”、博士后等高层次人才,可直接申报正高或副高职称;从省外国外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可以直接参加相应职称评审。截至目前,全省1300余人通过“直通车”获评高级职称。出台创新人才薪酬激励若干措施,1565名事业单位高层次人才享受绩效工资倾斜,1633人实行年薪制、协议工资制等灵活分配方式。

三、人才服务能力从“能”到“强”,实现智慧化、立体式保障。聚焦人才关心关注的“关键小事”,创新服务手段,重塑服务流程,不断提升服务保障能力,让各类人才在山东工作更顺心、生活更安心。一是推行“绿色通道”零障碍服务。落实高层次人才服务绿色通道服务政策,累计为7110位高层次人才颁发“山东惠才卡”,为其在山东创新创业提供交通出行、子女上学、医疗保健、物品通关、金融信贷、职称、岗位等29项绿色通道服务。同时,持有“山东惠才卡”的高层次人才,凭卡直接享受全省各地绿色通道服务事项,实现“同城待遇、叠加服务”。二是推行“网上办理”零跑腿服务。建设“山东省高层次人才网上服务专区”和“山东省高层次人才服务信息系统”,梳理再造服务流程,“山东惠才卡”申领、专家津补贴发放等实现全程网办,高层次人才服务诉求依托系统实现“接办即受理,一周必办结”,让数据多跑路、人才少跑腿。目前,系统注册用户已达19290人。三是推行“政策找人”零感知服务。搭建青年人才与博士后综合管理服务平台,自动进行比对认证,自动筛选符合条件的在站博士后,自动发放生活补助,青年人才补贴实现“免审即享”。目前已核实确认符合条件的在站博士后140余人。推行电子版“惠才卡”,运用大数据,实现“惠才卡找人”,为587位高层次人才主动制发“山东惠才卡”,提供服务保障。

信息来源: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推荐阅读:五莲这几座山的秋景美成这样,不能错过!

推荐阅读:广州=日照=哈尔滨航线今日起恢复运行


来源:日照圈,转载请注明作者或出处,尊重原创!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