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圈(www.RiZhaoQuan.com)日照人自己的新闻自媒体网站,立足日照本土,聚焦本土民生,服务日照人民~

日照一号文件全文来了!

2021-04-16 13:45:18 投稿人 : 那一城 围观 : 1382 次 0 评论

4月16日,日照日报全文刊发《中共日照市委 日照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

日照一号文件全文来了!配图

中共日照市委 日照市人民政府
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
(2021年3月5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中发〔2021〕1号)和《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鲁发〔2021〕1号),对今年和“十四五”期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全面安排部署。为确保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落实落地,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1.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和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力保障粮食和重要农副产品有效供给,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2.目标任务。2021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粮食等重要农副产品供给保障更加有力;良种资源培育推广力度加大;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产业集群化发展加快,特色更加鲜明;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实现新进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完成;乡村建设迈出新步伐,城乡差距持续缩小;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更加坚强有力;农村社会文明程度和农民精神风貌进一步提升。到“十四五”末,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持续增强,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农村基础设施显著改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大幅提高,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持续提升,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缩小,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二、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3.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全市从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之日起,设立5年过渡期,过渡期内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现有帮扶政策、资金支持、帮扶力量总体稳定,继续对脱贫享受政策人口进行帮扶。将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大举措、重大工程项目纳入“十四五”规划。科学编制“十四五”时期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规划。

4.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深化完善动态监测即时帮扶机制,对脱贫享受政策户、边缘易致贫户进行动态监测、即时帮扶,坚决防止返贫和新致贫。持续发挥“日照市志愿扶贫信息平台”作用,集聚爱心力量,开展精准帮扶。深入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让有就业意愿和培训需求的脱贫享受政策人口至少掌握一项致富技能。持续加大有组织劳务输出力度,优先为脱贫享受政策人口提供就业指导服务,推荐就业岗位。统筹用好公益岗位,加强扶贫车间规范管理,促进弱劳力、半劳力等脱贫享受政策人口就近就地就业。

5.加强扶贫项目资产管理和监督。立足当地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鼓励以乡镇为单位实施乡村优势特色产业项目,注重产业后续长期培育,优化产业结构,延伸产业链条。加强扶贫资产管理和监督,分类摸清扶贫资产底数,明晰所有权、放活经营权、确保收益权、落实监督权,确保扶贫资产长期良性运营,持续发挥效益。建立风险防控预警机制,扶贫项目资产统一纳入农村三资管理平台,实现规范化统一管理。扶贫资产收益优先用于项目运行管护、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剩余资金可用于开发公益性岗位、发展村级公益事业等。广泛开展消费帮扶行动,搭建产销对接平台,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

6.加强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充分利用现有数据平台,聚焦农村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可能返贫致贫人口,以及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人口等农村低收入人口,加强动态监测,建立农村低收入人口主动发现机制。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和救助制度,对农村低收入人口实行分层分类社会救助。将符合条件的农村低收入人口纳入农村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稳步提高保障水平,兜住民生底线。推广互助养老,因地制宜发展适合农村低收入老年人的养老模式。加大农村低收入人口专项救助和临时救助力度,对因病因灾因学等出现生活困难的给予相应救助。

三、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7.大力发展粮食生产。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要求,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确保2021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200万亩左右,产量稳定在85万吨左右。市、县、乡、村逐级建立粮食播种面积任务工作台账,层层分解落实到地块,加大督导考核力度。以粮食生产功能区为重点,年内建成高标准农田27万亩,新建高标准农田主要用于粮食生产。探索加强撂荒地管理,引导复耕复种。强化气象为农服务,加强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粮食高产稳产技术指导和服务,提高自然灾害、病虫害防范应对能力,挖掘粮食增产潜力。严格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小麦最低收购价等惠农政策,加大对三大粮食作物农业保险推广力度,调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民群众种粮积极性。

8.加强现代种业创新发展。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也是农业高产高效、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制定出台促进现代种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发展壮大我市种业。实行“两条腿”走路:一是大力开展本土特色品种研发创新。支持市农科院、林科院、海洋与渔业研究院、农业龙头企业等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协同创新、联合攻关。扶持鼓励种业企业围绕新品种、新品系等关键技术开展攻关,年内新发展种畜禽企业2家。对琅琊鸡、五莲黑猪、中国对虾、大竹蛏、西施舌、绿鳍马面鲀等我市特色品种进行保护开发,推进省级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创建;选育优质高抗茶树品种;积极争创国家级、省级水产原良种场,打造北方重要的海洋水产苗种繁育中心。二是大力推广高产优质多抗品种。健全市、县、乡三级新品种展示评价推广体系,实行主推品种发布制度,加快品种更新推广。种植业方面,开展强筋小麦、高油酸花生等优质专用品种试验示范,大力推广适合我市种植的鲁原502、济麦22等小麦品种和山花9号等花生品种;茶产业方面,大力推广鲁茶1号、鲁茶2号等抗寒品种及无性系茶苗;畜禽方面,将优质生猪、肉鸡等畜禽种苗年供应能力提升到1亿头(羽),引进推广黑羽蛋鸡新品种;渔业方面,加大我市优势特色品种繁育养殖力度,梭子蟹育苗量稳定在10亿只左右;林果方面,利用主要林果品种引进与评价重点实验室,推进苹果、大樱桃、梨、葡萄、蓝莓等果树育苗集成系统建设。

9.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强化地方党委和政府主体责任。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严格土地执法监管,严禁违规占用耕地造林绿化、挖湖造景,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深入推进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严格控制耕地转为林地、园地等其他类型农用地,强化土地流转用途监管,确保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明确耕地利用优先序,永久基本农田重点用于粮食特别是口粮生产,一般耕地主要用于粮食、油料、蔬菜等农产品生产。加强和改进建设占用耕地占补平衡管理,严格新增耕地核实认定和监管。加强耕地保护监督考核,开展“十三五”时期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

10.发展壮大优势特色产业。着力构建“六带”“八群”“十区”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支撑体系。按照“一带一特色、一带一风景”目标,聚力打造“五纵一横”6条乡村振兴隆起带,串点成线、扩线成面,确保一年成型、三年成势、五年取得显著成效。聚焦现代渔业、现代畜牧、茶叶、蓝莓、桑蚕、中药材、樱桃、蔬菜等特色产业,集中培育8个10亿级产业集群,利用2—3年时间,实现百亿级产业集群突破。以3个省级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为引领,集聚资金、政策等各类要素资源,重点培育10个市级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加快实施“百园千镇万村”工程,年内创建省级农业产业强镇5个、省级乡土产业名品村20个以上。完善细化品质提升、标准引领、科技兴茶、品牌建设和产业链培育等,进一步推动日照绿茶高质量发展。发挥海通丝业龙头带动作用,着力打造中国北方优质茧丝产业区。拉长莒县中药材产业链。落实茶叶、桑蚕等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以奖代补政策。大力发展畜禽规模养殖,推动一批种养一体化、深加工项目投产,年内全市生猪存栏达到109万头,肉蛋奶总产达51万吨。深入实施水产绿色健康养殖行动,加快现代渔业转型升级,加强海洋牧场、现代渔业园区建设,年内争创省级以上海洋牧场3家。

11.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大力发展全产业链农业,培育具有竞争力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21年新增市级农业龙头企业10家以上,争创省级以上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1个。推动全域旅游发展,建设山海风情绿道,完善“齐鲁风情5号路”业态布局,推进白鹭湾美术馆小镇等乡村旅游片区建设。实施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年内完善提升乡村旅游村10个、精品民宿项目10个,培育市级精品民宿5个。积极发展休闲渔业,培育“海洋牧场+线上销售+休闲旅游”新模式。扩大农村消费,推动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工程,建成投运新发地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暨冷链物流园;健全县、乡、村三级物流共同配送体系,依托农村各类便民服务网点,积极推进电子商务、快递进农村;支持大型商贸流通企业布局农村商业系统,做好农商互联试点。

12.强化现代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支撑。深入开展乡村振兴科技支撑行动,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支持东港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岚山省级农高区建设产业技术研究院,着重引进茶业、林果、水产养殖等领域高层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一批特色农业科技成果转移服务中心和示范基地。深入实施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组织实施一批农业科技创新项目,研究动植物品种培育、智慧设施农业等重点难点问题。到2025年新建北方茶业重点实验室、行走机械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及新型研发机构10家以上。落实新一轮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支持农机龙头企业向成套装备集成转变,推动智能农机与智慧农业融合发展。年内全市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1.5%以上,到2025年达到93%以上。

13.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实行农药肥料统一采购、专店直营,实名购买、政府补贴,着力构建全市农资流通服务体系,从源头上杜绝禁用类农药流入市场。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年内在市域范围内率先建设茶叶、水果、蔬菜3个农产品全产业链可追溯平台,逐步扩展到水产品、畜产品等,在全省率先建成全覆盖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打响日照农产品品牌。积极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措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4%左右。全面实施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行动,年内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率达到80%以上。加快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分步骤、分区域推进村内散养户治理,年内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0%的水平,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100%。落实河湖林湾田“五长制”,推进山水林田湖系统治理。实施国土绿化质量提升行动,推进乡村绿化美化,年内完成补植造林1万亩。

四、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

14.加快推进村庄规划工作。年内基本完成县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有条件、有需求的村庄做到规划应编尽编。对暂时没有编制规划的村庄,严格按照县、乡两级国土空间规划中确定的用途管制和建设管理要求进行建设。进一步细化完善村庄分类,对已分类的村庄每年组织一次全面评估、动态优化调整。规范村庄撤并,依规有序开展乡村建设。

15.加强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启动实施农村公路五年提质增效工程,年内修复提升农村公路300公里,2025年实现85%以上的建制村通双车道等级公路。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推进交通强国“四好农村路”建设试点。开展农村供水工程建设,推动城乡供水一体化,年内农村自来水普及率稳定保持在97%以上。加强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河湖水系综合整治,年内建设重点水利工程35项,完成125个村饮水提升工程。抓好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程,年内在100个水库移民村中实施扶持项目,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实施乡村电气化提升工程,年内新建农村电网线路180公里、新增配变容量21兆伏安。推进农村体育服务设施建设,年内新建、改造球类场地设施300处,翻新农村体育健身器材200处。3年内完成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保障群众住房安全。在乡镇政府驻地重点建设一批邮政快递中转、集中供水、污水处理、环境卫生等设施。

16.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积极争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整县推进综合试点。开展新一轮市级美丽乡村建设,利用3年时间,再打造市级美丽乡村1100个,总数达到2200个,基本实现美丽乡村全覆盖。2021年,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20个、市级美丽乡村300个,重点将两城湿地到五莲山、九仙山沿线村庄,打造成镶嵌在山海风情绿道上的靓丽珍珠。以“清洁、绿色、健康、文明”为目标,以巩固提升为重点,抓好“美丽庭院”示范片区提质升级,年内全市农村“美丽庭院”覆盖率不低于30%。持续推进农村改厕升级和后续管护长效机制建设,2022年对已实施改造的厕所完成规范升级,基本建立稳定运行的后续管护机制。有序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年内推进35个建制镇生活污水管网配套,启动农村黑臭水体治理,2025年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55%,基本消除较大面积黑臭水体。加快农村村居生活垃圾分类试点,逐步扩大分类覆盖面,力争到“十四五”末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

17.提升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加快推动形成县域统筹规划布局、县乡村功能衔接互补的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实施强镇筑基教育工程和农村幼儿园提升工程,改善提升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开展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集中配餐服务,对镇村未建食堂的137所学校实行集中配餐。深入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完善县域内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机制,落实乡村教师职称评审政策。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三年行动。持续提升县级疾控机构应对重大疾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推动中医药优质资源下乡,年内对全部乡镇卫生院“国医堂”进行建设提升,2021年80%以上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合理提高政府补助标准和个人缴费标准,健全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提高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2021年全市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平均保障水平提高5%左右。加快推进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年内县级失能特困人员照护中心全部启动运营,乡镇敬老院公办民营率实现100%,开办农村幸福院“长者餐桌”120处。加快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有序推进东港区—莒县省级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创建工作。

五、深化农业农村改革

18.稳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村改革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法宝,积极地试、大胆地闯,用好试点试验手段,推进东港、莒县省级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加强基层宅基地管理队伍建设,做好房地一体的宅基地确权登记颁证,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分置有效实现形式。积极探索实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19.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2021年上半年全面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并组织开展“回头看”。推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示范章程,规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和资产运营。依法保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开展农村集体资产股权质押贷款试点,推动农村集体资产股权质押贷款扩面增量。

20.创新农业经营机制。推动家庭经营与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共同发展,构建完善分工协作、集约高效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推动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由“土地流转型”向“三产融合型”发展,年内数量达到行政村总数的40%以上。多渠道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年内全市50%的村集体经济收入稳定在10万元以上,到2025年全市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达5万元以上,70%的村达到10万元以上。深入实施家庭农场培育、农民合作社规范提升行动,年内培育市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50家以上、市级家庭农场示范场30家以上。推广“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等模式,确保年内土地经营规模化率达55%以上,完成农业生产托管项目试点。

六、强化支持保障措施

21.强化乡村人才支撑。将乡村人才振兴纳入党委人才工作总体部署,研究制定支持各类人才返乡入乡助力乡村振兴的政策措施。发挥“齐鲁乡村之星”等人才工程作用,每年引进培养一批农业高端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试点推广“乡村振兴合伙人”等创新制度。推广新型职业农民职称制度,年内评定职业农民职称100人以上。扎实做好公费师范生、医学生、农科生招生工作。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分层分类培训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专业合作社骨干等对象,年内培训1700人以上。

22.加强乡村发展用地保障。盘活乡村建设用地形成存量指标的10%以上,以及处置相应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产生的“增存挂钩”新增指标的5%以上,优先保障乡村重点产业和项目用地。科学编制县乡级国土空间规划,应预留不少于10%的建设用地规模,原则上将其布局到县乡级产业园区和有特殊需求的点状供地区域。积极推进两城街道国家级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支持争创省级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示范镇。规范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挂钩节余指标收益全部返还项目区农村。

23.强化财政投入保障。加大财政支农力度,建立健全“三农”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稳步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比例,2021年全市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的比例达到6%以上,2025年达到10%以上,确保到“十四五”末全市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业农村比例达到50%以上。加大政府债券对农业农村项目支持力度。

24.加大金融支农力度。推进财政金融政策融合支持乡村振兴,引导金融机构持续增加农业农村金融供给。完善普惠型涉农贷款差异化考核机制,持续加大涉农贷款投放力度。建立再贷款资金与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精准对接机制,对符合条件的贷款提供全额再贷款支持。开展“惠农贷”业务,为符合条件的农户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主体提供担保费减免并给予贴息,担保政策性农业信贷超过20亿元。发挥省乡村振兴重大项目库作用,加大乡村振兴重大项目信贷资金支持力度。

七、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

25.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健全市、县、乡抓落实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市、县两级党委要定期研究乡村振兴工作,区县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每年专题研究乡村振兴工作不少于4次。区县党委书记应把主要精力放在“三农”工作上。

26.加强党委农村工作机构和“三农”干部队伍建设。各级党委农业农村委员会要牵头抓总、统筹协调。加强党委农村工作部门机构建设和人员力量。开展乡村振兴全面培训,对县、乡、村三级党组织书记进行轮训。注重选拔使用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优秀干部,确保县乡党政领导班子配有熟悉农业农村工作的干部。提高乡镇工作补贴标准,逐步扩大高于同职级县直干部平均收入的比例。做好“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队管理、新一轮“双包一联”和第一书记选派等工作。

27.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乡村治理。扎实做好村“两委”换届工作。积极推行村党组织书记通过法定程序担任村民委员会主任。落实第二轮软弱涣散村党组织集中整顿工作,继续推行基层党建整镇提升“流动红旗”制度。2021年村级组织运转经费村均提高1.5万元以上。开展村级议事协商试点,加强民主法治示范村建设,深化“无讼、无案、无访”示范村(社区)创建工作,加强县、乡、村应急管理、消防安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大力打击农村非法宗教活动和境外渗透活动。做好省级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建强用好县级融媒体中心。深入开展“摒弃婚丧陋习、深化移风易俗”专项行动。办好“戏曲进乡村”、乡村体育活动、农民丰收节等活动,全年演出不少于2000场次,每年每村(社区)至少举办1次体育活动,为每个村(社区)配备3名以上社会体育指导员。

28.健全乡村振兴考核落实机制。各区县委(工委)、政府(管委)每年向市委、市政府报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展情况。将巩固拓展脱贫坚成果纳入乡村振兴考核,对县乡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开展乡村振兴实绩考核,纳入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内容,强化考核结果运用,注重提拔使用乡村振兴实绩突出的县乡党政领导干部。对履职不力的县乡党委和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进行约谈。加强和改进工作作风,强化乡村振兴督查,持续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将减轻村级组织不合理负担纳入减负督查重点内容。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的“三农”工作意义重大。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力量,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

信息来源:日照日报

推荐阅读:注意啦,迎宾路将实行错峰施工
推荐阅读:2021年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日照考点考生疫情防控公告


来源:日照圈,转载请注明作者或出处,尊重原创!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