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圈(www.RiZhaoQuan.com)日照人自己的新闻自媒体网站,立足日照本土,聚焦本土民生,服务日照人民~

这一盏起源于涛雒镇成家廒头村的鱼灯,背后诉说数百年乡土情!

2022-02-16 11:10:00 投稿人 : 那一城 围观 : 1460 次 0 评论

正月初十,涛雒大集喜气洋洋。春节刚过,年味儿犹存,即将到来的元宵佳节又为这座小镇增添一分喜庆。穿行在人群中,此起彼伏的叫卖声里,各式花灯已亮相集市摊位,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也最受欢迎的,当属涛雒传统鱼灯。
漫步集市,熙熙攘攘的人群里,无论是老人、青年还是孩童,路过挂着鱼灯的小摊总会忍不住停下脚步,在展架上挑选一盏中意的鱼灯,不需过多地讨价还价,付过钱后,便挑起灯笼心满意足地继续在集市上闲逛。

这样一盏古朴的鱼灯,如何能够跨越年龄的界限、超越时间的变迁,在今时今日,仍能收获如此多人的喜爱?晌午过后,记者来到这些鱼灯诞生的地方——涛雒镇成家廒头村,在手艺人成洪积的讲述之中,探寻这盏鱼灯的传承故事。

67岁的成洪积自小跟随父母学做鱼灯,是成家廒头村数得着的老手艺人。走进成洪积老人家中,制作灯笼骨架的蒲杆分类码放在院子里;堂屋的“工作室”里,已扎好的鱼灯笼整整齐齐地摞在一起,成洪积老人正在这些“鱼灯堆儿”里忙碌着。

扎框架、印鱼衣、裱糊、上色、粘鱼尾、装底座……一个个步骤有条不紊地进行,一盏盏鱼灯也在成洪积老人手下从无到有,生动而充满灵气。“别看只是个纸灯笼,从准备原料到制作完成,大大小小也有30多道工序,步步都马虎不得。”成洪积说道。

一丝不苟的专注、精湛的技艺、传承上百年的扎制工艺,成就了涛雒鱼灯的高人气。成洪积告诉记者,迄今为止,鱼灯笼的制作已经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了。五百多年间代代相传,口口相授,直至今日,成家廒头村的村民们仍在延续着祖辈留下的手艺。每至元宵,一个个工艺精良、设计精美的鱼灯从成家廒头村走出去,点亮涛雒镇的大街小巷,也点亮人们对“年年有余”的期盼和向往。

据介绍,涛雒鱼灯起源于明朝初年,起初用作夜间行走照明,后来,人们开始在灯笼上绘制花卉图案,同时,鱼灯也开始流向市场。清康熙51年,江苏盐城人成永健任日照知县,到涛雒镇成家廒头村时发现这里风格独特的纸灯笼,于是提出“北有潍坊风筝,南有廒头灯笼”的说法,为之扬名,并将费时的手绘灯笼改制成刻版印刷,于是便有了今天的涛雒鱼灯。

印象中,打从记事起,成洪积就开始跟随父母学做鱼灯。如今,鱼灯制作已经陪伴了成洪积近60年的岁月。经年累月的鱼灯制作非但没有使他感到枯燥与厌烦,反而令他对鱼灯制作产生了更深的热爱,也令他更加坚定了将这门手艺传承下去的决心。“无论如何不能让手艺失传。”

可喜的是,近年来,随着对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涛雒鱼灯的名气也越来越大,这盏镌刻岁月、承载历史的鱼灯越来越为大众所熟知,更多年轻人在关注鱼灯的同时,也对鱼灯的制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如今,耳濡目染之下,成洪积年幼的孙子和孙女也对鱼灯制作十分感兴趣,村里的很多孩子也开始主动学习这项技艺,对此,成洪积感到十分高兴。说话间,成洪积点燃一盏鱼灯,烛光跳动,燃烧的火苗逐渐旺盛,如同百年间,鱼灯制作的技艺薪火相传,代代不灭。

涛雒镇因盐而兴,因渔而富,作为沿海重镇,素有“鱼米之乡”之称。世代耕海牧渔的生活方式,让涛雒衍生出了众多独特的渔文化和渔风情。鱼灯作为其中一种,其历史沿革与变迁便深刻反映出涛雒镇的人文底蕴之深厚。

“照毛虫,照毛虫,我做花灯照毛虫,照得来年好光景……”走在成家廒头村的大街上,熟悉的童谣在耳边响起。对于成洪积这样的手艺人而言,鱼灯制作的技艺在代与代之间的流传叫做“传承”;而对于更多的涛雒人而言,在祖父母、父母亲的讲述里,鱼灯那温暖烛光里的故事承载着对家乡的热爱和认同,深深扎进子子孙孙的心中,也是另一种“传承”。

信息来源:大众网海报新闻

推荐阅读:【乡村振兴】日照山海天智能蔬菜大棚打开乡村振兴新空间
推荐阅读:有奖有罚!日照各乡镇(街道)空气质量排名来了

 

来源:日照圈,转载请注明作者或出处,尊重原创!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